机器人

大疆停售教育机器人退潮

一则停售公告,炸翻沉寂许久的教育市场。

2023年12月,大疆“STEAM教育”官网突发公告,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止售卖Tello edu、机甲大师RoboMaster EP、AI 人工智能套件、大疆教育平台以及AI场景化教育解决方案。

这意味着,从2024年开始,大疆将暂停青少年教育板块业务。

结合此前乐高对教育业务“大刀阔斧”的缩减,不禁让人疑问:行业玩家接连“弃子”,其他人要怎么玩?教育机器人的东风还能吹多久?

01 大疆退场背后

一场盛大的机器人梦

对于大疆创始人汪滔来说,入局教育业务并非单纯的商业考量,更多是受个人情感驱使。

早在大疆成立前,汪滔就曾参加RoboCon机器人比赛。2006年,还在港科大攻读硕士学位的汪滔,带着Robocon获奖的飞控系统研究,在深圳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开始了创业历程。2013年,大疆推出首款消费级无人机Phantom 1,打开无人机的大众化市场,并一路狂飙至稳坐无人机市场第一份额。

2014年,与红杉资本洽谈投资事宜时,汪滔提出了一个想法——成立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机器人赛事,于是RoboMaster超级对抗赛应运而生,并取得巨大成功。

当国内STEAM教育热风刮起,大疆也从赛事切入,布局其他教育产品与解决方案,以期打造一个覆盖不同阶段、不同群体的智能教育生态。

这背后,反映了大疆融入骨血的“理想主义”。汪滔曾表示,RoboMaster的初衷是要塑造姚明、刘翔这样的全民偶像,更能产生乔布斯这样受人尊敬的发明家和企业家。

然而,情怀归情怀,企业的运作还是要讲商业规律。

调整战略,更专注核心业务

这次停售,主要是大疆根据业务优化需要作出的战略调整。

从营收结构来看,大疆教育业务相较无人机主业而言,一直处于边缘地位,占比甚至不到2%,无法为企业贡献显著的业绩增长。

当前,大疆无人机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%以上,可以说在同领域内,除了大疆外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。而近年布局的智驾领域,乘着新能源春风,或许也能成为无人机业务外的新增长点。

此番对比下,未来可期但现阶段只能“为爱发电”的教育业务,则显得黯淡许多。

此外,从产品逻辑上看,青少年教育领域与大疆的产品不甚匹配。大疆的核心优势在于软硬件创新协同,但教育领域更看重全面、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社区生态打造。

而K12教育机器人各年龄段需求差异明显,产品多变复杂,需要大量本地化运营,这不太符合大疆的“产品优先”基因。

因此,大疆砍掉青少年业务是基于公司发展,进行整体考量和业务聚焦的结果,虽略带遗憾,但将更多资源投向高增长领域,也在情理之中。

暂退K12,教育机器人的风吹不到C端

根据公告,大疆只是停售了面向青少年的K12产品,RoboMaster赛事也将存续。

这不难看出,除了公司战略层面的考量,教育机器人本身的发展困境,也是大疆选择收缩业务的因素。

尽管过去几年教育机器人热度高涨,但如何打开C端市场一直是行业难题,STEAM教育想要从学校走向百姓家,道阻且长。

而当前的教育机器人面临“三高”困局。

一是产品定价高,相较于普通的电子产品,教育机器人的售价并不便宜,而若想购置完整的生态套件和服务,价格则将去到更高。并且在现有的课外教育环境下,编程机器人不是必修技能,家长的消费意愿并不高,教育机器人还停留在高消费人群的“奢移品”。

二是使用门槛高,教育机器人并非“拿来即用”的简单产品,它需要配套的算法、编程知识,以及对硬件原理的理解。而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,购买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编程兴趣。而教育机器人的天然属性,在普通学生和家长间形成了一定门槛,若为了更好地使用和掌握机器人用法,去报名昂贵的培训班和夏令营,又无疑“为醋包了盘饺子”。

三是投入高,开发教育机器人需要持续的研发和迭代,这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,并且回报周期也十分漫长。

在产品难,客户不买单;给所有人配置妥帖的学习服务,企业又做“赔本买本”的情况下,To C的产品并不好卖,企业陷入两难之地。

02 教育机器人何去何从

教育机器人的发展,得益于国家鼓励STEM教育的政策导向。STEM是科学(Science)、技术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和数学(Mathematics)的简称,强调这些学科的交叉与整合,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2017年,教育部联合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的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提出,支持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普及和启蒙教育。

这为教育机器人的发展开了绿灯。在此背景下,一批国内外企业陆续推出了面向STEM教育的机器人产品。

凭借通过组装、编程等手段,激发孩子们的乐趣与创造力,教育机器人被认为是让传统教育“动”起来的有效工具,在各政府的大力推动下,机器人课程、机器人教学产品也得到发展。

然而,在初期的繁华后,教育机器人领域产业生态不完善、市场环境复杂、标准不一、场景单一等痛点日益凸显。

从大疆变阵中,我们也可以窥见,越来越多业内玩家在理性思考教育机器人赛道的未来方向。

但虽然困难重重,从长远来看,教育机器人仍大有可为。

当前,适应未来产业变革对人才需求的教育,已经成为一个共识,而教育机器人正好契合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、创新意识的需求,这一领域仍值得积极探索。

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切入这一市场的新思路。例如,降低产品门槛,提供入门级产品吸引更多初学者;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,而不仅是机械操作;以赛事、社群等方式营造整个机器人学习生态。

如今的阵痛,不过是产业变革必经的磨合期,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,持续探索,才能确保这项新技术真正造福群众。